绿油农业:世界奇果,天生绿油!
服务热线:40083-06819   0762-6466999  
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企业动态
企业荣誉丨《中国食品报》报道骆东梅将情怀与事业融入地区发展
发布人/来源:龙川绿油农业    浏览: 1786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6日


绿油农业董事长骆东梅返乡创业,将情怀与事业融入地区发展,让茶油香飘千万家!2021年2月25日在《中国食品报》大版面撰文报道,并在“人民日报APP”刊出。

▲《中国食品报》2021年2月25日2版报道


南粤春来早,茶树绿满山。


春节前夕,“油茶之乡”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漫山遍野的茶油树长势正旺。


龙川油茶种植可上溯到隋唐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近年来,龙川当地围绕油茶产业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在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创新经济增长点,走出了一条深度开发、多种经营、全民受益、有效传承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油茶树是我国木本油料树种,全身都是宝。油茶籽压榨出茶油,作为食用油走上消费者餐桌;初榨之后的茶籽饼(茶枯) 用于医药、日化等行业;提取完茶皂素的茶粨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和饲料。


骆东梅是土生土长的龙川县赤光镇人,对家乡油茶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



“小时候就很喜欢茶油,也就有了一个梦想,把‘赤光’变‘油缸’,把美味、营养、原生态的山茶油,让更多人都能享用到。”骆东梅说,长大后他走出故土,外出经商十几年,偶尔回乡却发现,龙川古法榨油这门古老的民间手艺,虽经代代口耳相传,却无法阻挡现代科技的冲击,人们更趋向于工业化生产的油品,家乡能掌握全套榨古法油技艺的人已经寥寥无几。“龙川古法榨油堪称是民间手工艺的活化石,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历经五代人长达130多年的传承,这门技艺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丢了。”


“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不经意间看到的一句广告词,深深地打动了骆东梅。2015年,他毅然返乡创业,将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榨油工艺继承并保护下来。“没有良性的商业模式,再大的情怀也无处安放。”这句话被无数创业者们奉为圭臬,骆东梅也不例外。在他的绿油农业古法压榨车间里,记者看到,巨大的水车、碾盘、木楔机器等排列有序,用具精细,流程复杂,细微的差异都会影响出油率和品质。




据骆东梅介绍说,每年霜降前5天,是龙川地区集中采摘油茶果的最佳时期。经过人工采摘、剥壳、晾晒、挑选后,油亮的茶籽被放入油碾中,通过水车推动油碾旋转,一颗颗茶籽在石槽内被反复碾压成棕黑色的粉末;碾压好的茶籽粉再进行高温蒸煮,然后趁热放入压饼机做成茶油饼,再放入木楔中。伴随着油锤撞击压榨机挤压油饼,一滴滴茶油被榨了出来。


“古法工艺在榨油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和营养物质,虽然出油率低,但出品的油脂纯正、色泽油亮、香味浓郁,口感绵香四溢。”骆东梅说。


守正是立身之本,创新是发展之路。骆东梅在坚持古法手工制作的基础上,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油茶研发机构,经过28道人工甄选、116层过滤工序、-1℃冬化分离等精细化环节,确保出品的山茶油更加纯净健康。



“如果说,传承是一场接力赛,那么我就是其中的一棒;接好上一棒,传好下一棒,是我的使命和责任。”作为第五代龙川古法榨油传承人,骆东梅召集该技术主要传承人成立专项保护小组,聘请专业摄像团队,将每道工艺、每步流程及技艺发展历史、项目发展情况等,拍摄、整理成文字和影像资料,建档保存。同时,为扩大传承人队伍,完成下一代传承人的甄选和培育,他着手培养了6名榨油师傅,并投资5000多万元开发山茶油系列产品,还衍生出洗发水、沐浴乳、护发素、面膜、洁面乳等洗护和护肤品。


伴随着广东省建设龙川现代农业(油茶)产业园的契机,骆东梅建成了年产1000吨压榨茶油的生产线,鲜果处理中心及1000立方米冷库,鲜果日处理能力达60吨。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互联网+文旅”的运营模式,员工70%都是本地村民。



“新的一年,我将努力完成田园综合体二期规划,全面展现龙川的时代气象,火热的生活激情,多样的乡村文化,别样农民风采,幸福农村生活。”骆东梅说。将情怀与事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让“赤光”变“油缸”,这是骆东梅的梦,也是龙川人共同的梦,如今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张锐佳 温丽萍)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1年2月25日 2版)


服务热线(周一至周五 9:00-17:00)

400-8306-819

0762-6466999

联系电话:13322699839

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lvyounongye

网站备案:粤ICP备15112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