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油农业:世界奇果,天生绿油!
服务热线:40083-06819   0762-6466999  
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企业动态
南方日报记者余佩采访报道绿油农业产业扶贫
发布人/来源:龙川绿油农业    浏览: 1593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8日


9月9日,南方日报记者余佩来到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访绿油董事长骆东梅,了解企业发展现状以及产业扶贫情况,余佩者高度认可绿油为社会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并于9月17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发表文章。

以下是文章内容:

“特”立山乡——来自河源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报道②龙川油茶产业链延伸 带动乡邻增收致富

土法榨油车间里,温度高达近四十度,镁光灯照射下,龙川绿油农业董事长骆东梅正穿着无菌服,借助水车动力,用铁轮反复碾压石槽中的山茶籽,为中央电视台记者演示茶油的古法制作工艺。

日前,笔者在龙川县油茶产业园内见到上述一幕。自2018年入选广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来,龙川县油茶产业园以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市场开拓为油茶产业化发展着力点,逐步形成油茶产业“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格局,渐渐打响龙川油茶品牌,引得中央、省、市各级媒体纷纷来访。

截至2018年底,龙川全县油茶种植面积达41万亩,年产油茶籽鲜果96000吨,带动1万多人从事油茶产业,全产业链年产值11.8亿元,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凸显。

标准化生产

2万亩以上标准化油茶示范基地2个

中秋前后,油茶果已近成熟,赤光镇油茶种植基地内油茶树枝头早已硕果累累,不少果子表皮泛出微微红色。然而这遍地油茶果却无一人采摘,这源于龙川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统一采摘油茶。

“自2018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每年都会统一组织村民在霜降前5天一起采果。”龙川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师袁敏介绍,龙川拥有悠久的种植文化,是传统的油茶生产区域,许多村民都有种油茶、打茶油的习惯。过去农户按自己的习惯采油茶果,导致品质参差不齐,产量不高,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统一采摘后,油茶果质量提升了不少,出油率和市场价格都有了一定保障。”

优质油茶果是龙川建起标准化油茶示范基地的第一步。近年来,油茶产业园还采取合作社经营模式,按照“乡村引导、入社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户自种等形式扩大油茶生产基地规模,形成“村村种油茶、户户有油茶”的油茶专业镇。同时通过优良高产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和示范,为广大林农和生产企业提供发展油茶产业样板。目前,园区范围内有2万亩以上标准化油茶示范基地2个,1000亩以上的标准化高产油茶示范基地2个。

产业链延伸

小小油茶果下得厨房,也上得厅堂

除了形成标准化生产模式外,龙川油茶产业园还不断延伸产业链,开发油茶附加产品,提升油茶经济效益。“以前,客家人采摘油茶果后榨油,多是自己食用,或赠送亲友。”骆东梅介绍,“现在,通过产业园实施主体企业,统一收购回来的油茶果除了榨油外,还能加工成各种各样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在绿油农业产品展厅内,笔者见到了以油茶果为原料的茶油系列、精油系列、洗护系列、护肤系列等近30种产品。骆东梅告诉笔者,绿油农业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高品质茶油研发机构,融合千年古法压榨与现代冷榨工艺,其生产的茶油需要经过28道甄选、116层过滤、零下1℃冬化分离,确保茶油品质。绿油还借助OEM企业,以山茶籽原液为基础原料打造“花果树”日化品牌,研发出茶油精油、面膜、香皂等产品,令油茶果不仅“下得厨房”,更“上得厅堂”。

此外,绿油农业还将油茶种植延伸至第三产业,建设“广东龙川绿油农业油茶特色田园综合体”项目及“源东美丽乡村产业体验园项目”,将客家文化、生态旅游与油茶种植结合起来,形成一条以油茶为中心的美丽乡村旅游线路。

带动农民增收

年均每户增收数千元

随着油茶产业园建设不断推进,油茶树也逐渐成为村民的摇钱树。“截至2018年底,绿油农业共分红833361元,使贫困户户均增收3280.95元;2015年至2019年,绿油农业共聘用924户村民,支付劳务费用211万元左右。”骆东梅告诉笔者,“只有让村民赚到钱,下一年他们才会继续跟着干,产业才会继续发展。”

为帮村民降低成本、保障茶油品质,绿油农业在赤光镇建起冷库与鲜果处理中心,每天能处理60吨油茶果,使平均每斤鲜果处理成本降低0.15元。此外,绿油农业还以高于市场30%的价格,定点收购当地760多户老茶林农户茶籽,保障农户收入。为带动更多村民自种,绿油农业牵头成立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定期邀请专家免费为村民提供培训,使更多村民受益。

绿油农业是龙川县油茶产业园发展的一个缩影,龙川县在推进油茶产业园建设过程中,正积极探索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产增收。袁敏告诉笔者,随着产油茶一二三产业逐渐融合,产业园产业链逐渐延伸完善,未来,油茶产业园预计将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标准化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带动种植农民5万户以上,产业园区增加就业岗位5000个,年均每户增收3000—4000元,产业园内农户人均纯收入显著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0%以上。

【策划统筹】严亮 赵文君 蒋才虎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余佩

【通讯员】魏庆平 刘丽玲

【作者】 余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服务热线(周一至周五 9:00-17:00)

400-8306-819

0762-6466999

联系电话:13322699839

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lvyounongye

网站备案:粤ICP备15112814号